国际首台!低能量强流高电荷态重离子研究装置通过验收
12月10日拍摄的低能量强流高电荷态重离子研究装置局部。
记者12月10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我国研制的国际首台低能量强流高电荷态重离子研究装置,日前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的专家验收。
据介绍,该装置可提供强度高、电荷态高的重离子束流,且离子种类多、能量变化范围宽,将为核天体物理、原子物理等前沿研究及核能材料研发等应用研究提供先进实验条件。
该装置为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由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制。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12月10日拍摄的低能量强流高电荷态重离子研究装置局部(拼接照片)。
记者12月10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我国研制的国际首台低能量强流高电荷态重离子研究装置,日前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的专家验收。
据介绍,该装置可提供强度高、电荷态高的重离子束流,且离子种类多、能量变化范围宽,将为核天体物理、原子物理等前沿研究及核能材料研发等应用研究提供先进实验条件。
该装置为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由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制。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12月10日,项目总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红卫在低能量强流高电荷态重离子研究装置前留影。
记者12月10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我国研制的国际首台低能量强流高电荷态重离子研究装置,日前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的专家验收。
据介绍,该装置可提供强度高、电荷态高的重离子束流,且离子种类多、能量变化范围宽,将为核天体物理、原子物理等前沿研究及核能材料研发等应用研究提供先进实验条件。
该装置为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由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制。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12月10日,项目总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红卫(右)和超导离子源研制负责人、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加速器技术中心副主任孙良亭研究员在低能量强流高电荷态重离子研究装置前讨论实验进展。
记者12月10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我国研制的国际首台低能量强流高电荷态重离子研究装置,日前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的专家验收。
据介绍,该装置可提供强度高、电荷态高的重离子束流,且离子种类多、能量变化范围宽,将为核天体物理、原子物理等前沿研究及核能材料研发等应用研究提供先进实验条件。
该装置为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由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制。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12月10日,超导离子源研制负责人、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加速器技术中心副主任孙良亭研究员在调试装置。
记者12月10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我国研制的国际首台低能量强流高电荷态重离子研究装置,日前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的专家验收。
据介绍,该装置可提供强度高、电荷态高的重离子束流,且离子种类多、能量变化范围宽,将为核天体物理、原子物理等前沿研究及核能材料研发等应用研究提供先进实验条件。
该装置为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由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制。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12月10日,科研人员在低能量强流高电荷态重离子研究装置控制室观察实验进展。
记者12月10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我国研制的国际首台低能量强流高电荷态重离子研究装置,日前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的专家验收。
据介绍,该装置可提供强度高、电荷态高的重离子束流,且离子种类多、能量变化范围宽,将为核天体物理、原子物理等前沿研究及核能材料研发等应用研究提供先进实验条件。
该装置为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由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制。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12月10日,科研人员在低能量强流高电荷态重离子研究装置控制室调试实验装备。
记者12月10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我国研制的国际首台低能量强流高电荷态重离子研究装置,日前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的专家验收。
据介绍,该装置可提供强度高、电荷态高的重离子束流,且离子种类多、能量变化范围宽,将为核天体物理、原子物理等前沿研究及核能材料研发等应用研究提供先进实验条件。
该装置为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由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制。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12月10日,科研人员在低能量强流高电荷态重离子研究装置控制室观察实验数据。
记者12月10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我国研制的国际首台低能量强流高电荷态重离子研究装置,日前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的专家验收。
据介绍,该装置可提供强度高、电荷态高的重离子束流,且离子种类多、能量变化范围宽,将为核天体物理、原子物理等前沿研究及核能材料研发等应用研究提供先进实验条件。
该装置为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由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制。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12月10日拍摄的低能量强流高电荷态重离子研究装置局部(拼接照片)。
记者12月10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我国研制的国际首台低能量强流高电荷态重离子研究装置,日前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的专家验收。
据介绍,该装置可提供强度高、电荷态高的重离子束流,且离子种类多、能量变化范围宽,将为核天体物理、原子物理等前沿研究及核能材料研发等应用研究提供先进实验条件。
该装置为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由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制。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责任编辑:张亮

千舟竞发争 “鲜”!东海全面开渔 壮观场面喜迎丰收季
9月16日中午12时,我国黄海、东海海域结束为期四个半月的伏季休渔,至此,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域全面开渔。浙江渔民举行盛大的开船仪式,再现千舟竞发的壮观景象。
2025-09-17

山东荣成:秋捕归来鱼满舱
9月3日,山东荣成赤山渔港一片繁忙,开海后首批满载鲅鱼、带鱼的渔船陆续靠港卸货。得益于黄渤海伏季休渔期的严格管控,今年渔获个头大,品质好。
2025-09-04

渝昆高铁首座超20公里特长隧道贯通
8月19日摄,记者从京昆高铁西昆公司获悉,全长21.17公里的渝昆高铁炳辉隧道顺利贯通,这是渝昆高铁全线贯通的首座20公里以上特长隧道。
2025-08-20

江苏昆山开通第二条跨省直升机载人航线
8月18日,江苏昆山第二条跨省直升机载人航线“昆山航站楼—上海杨浦”正式开通。
2025-08-20

稻田装上“预警雷达”!北大荒绿色“田管”让种粮更“环保”
北大荒广袤田野上铺展着一幅绿色生产的壮美画卷:从激光除草机器人自动除草,到“智慧羽翼”精准施药,再到虫情监测灯织就生态防护网,一场以“减药减肥提质量”为目标的农业变革正在黑土地上生动实践。
2025-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