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法委: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中新网9月12日电 国新办12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有关情况。中央政法委秘书长訚柏在会上指出,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訚柏介绍,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十四五”期间,法治中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历史性成就,为书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提供了有力保障。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今年是习近平法治思想正式提出五周年。五年来,习近平总书记聚焦全面依法治国,进一步提出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入阐释法治与中国式现代化、法治与改革、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新发展新飞跃,为新时代新征程法治中国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引。
二、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更加有力。首次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首次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专章部署法治中国建设,制定实施法治中国建设规划、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的制度不断完善,运用法治方式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显著增强。
三、法治服务保障大局作用充分彰显。深入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开展涉企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国县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全面运行,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依法惩治突出违法犯罪,2024年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25.7%,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四、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更为坚实。深入推进执法司法责任制改革,扎实开展执法司法专项检查,案件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不断健全和落实。2024年,全国法院受案4602万件,比2020年增长41.5%,一、二审累计服判息诉率达98.03%,司法的质量、效率和公信力持续提升。
五、法治工作队伍建设显著加强。加强理论武装和人才培养,政法系统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训全覆盖,法官、检察官具有法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超过95%,律师人数达83万人、公证员1.5万人、仲裁员6.7万人,法学院校每年培养输送10万名法治专门人才,为法治国家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责任编辑:张亮

中国首个跨越三级地理阶梯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启动建设
16日,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藏粤直流工程)启动建设。这是首个跨越中国境内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华南丘陵三级地理阶梯的特高压输电工程,不仅推动中国电力工业在全球先进行列继续向前,也将为中国经济绿色发展提供支撑。
2025-09-17

万吨级跨海河主桥钢箱梁精准就位
9月16日,由中铁十八局承建的天津市滨海新区西中环快速路跨海河桥最后一节钢箱梁稳稳落到设计位置,标志着重达12500吨的主桥钢箱梁顶推就位,工程建设取得重要突破。
2025-09-17

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举行预演
9月16日,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预演在吉林长春举行。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将于9月19日开幕。
2025-09-17

“澳车北上”持续升温 大湾区融合驶入“快车道”
随着“澳车北上”政策深入推进,截至9月16日,据拱北海关统计,累计超5万辆次澳门单牌车成功申办“澳车北上”海关备案。
2025-09-17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开幕
9月15日,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云南昆明开幕。
202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