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初步形成“北京建能力、区域造生态”协同机制
新华社北京4月2日电(记者丁静)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累计入驻企业130家,2024年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6497项……2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检查《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决定》实施情况的工作启动会暨执法检查组第一次全体会上,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北京市经信局报告,“北京建能力、区域造生态”的协同机制已初步形成。
区域协同立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2023年,关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决定由三地共同组织起草,于当年11月分别由三地人大常委会同步通过并公布施行。在法规的护航下,三地协同创新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据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介绍,三地共同推进雄安新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累计入驻企业130家,初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雄安中心启动运行。
京津科创和产业资源优势互补成效初显。2024年,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新增注册企业分别超800家、300家,京津产业握手链接洽谈会成功举办,签约合作项目53个,意向投资额超300亿元。
在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方面,联合绘制区域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平台地图,构建京津冀科技成果共享库。2024年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6497项,成交额834.7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加快“六链五群”产业布局,逐链出台6条产业链招商方案,成功申创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等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京津冀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增至7个。
据悉,京津冀三地将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协作,积极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进一步提升京津冀作为发展优势区域的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
责任编辑:张亮

舷号“34”,人民海军湖北舰亮相!
2025-08-01

陈芋汐夺得游泳世锦赛跳水女子10米台冠军
7月31日,在新加坡举行的2025年世界游泳锦标赛跳水项目女子10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陈芋汐夺得冠军。
2025-08-01

“十四五”期间我国推出移民管理新政50余项 护照“含金量”持续提升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30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公安部副部长、国家移民管理局局长王志忠介绍,“十四五”期间,国家移民管理局探索创新更加开放、更加便利的移民管理新政50余项,有力服务国家“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积极促进人员要素跨境流动,助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2025-07-30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英文版出版发行
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外文局编辑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近日由外文出版社以中英文版出版,面向海内外发行。
2025-07-30

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民兵投入防汛抢险救灾
近日,华东、华北、东北等地持续遭遇强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情就是命令,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民兵迅速出动,投入防汛抢险救灾任务。
202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