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业态营收占全行业比重超40% “十四五”期间我国文旅产业迈上新台阶
中国网9月29日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9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新闻发布会,介绍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成就。“十四五”以来,文化产业规模更大、文旅市场监管力度更强、公共文化服务更便捷,文旅事业为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出了积极贡献。
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新型文化业态加快发展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卢映川介绍,据统计,2024年全国文化产业资产总计达到34.4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9万亿元、利润总额达1.77万亿元。
传统文化业态转型升级,新型文化业态加快发展,数字文化精品持续涌现,优秀的文创作品产品爆款不断。2024年,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中,文化新业态行业实现营业收入达到5.9万亿元,占整个文化产业比重超过40%,比2020年增长88%,平均下来,年均复合增长率在17%左右。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城市发展持续推进,城乡区域协调联动的文化产业空间格局基本形成。
“十四五”期间,文化和旅游部持续开展系列消费促进和惠民活动。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各地共举办相关惠民活动21万场次,发放消费券等惠民补贴23亿元,带动消费超1400亿元。文旅消费的综合带动作用凸显,演艺经济、夜间经济、票根经济等十分活跃。
文化出海成效显著,2024年,我国文化贸易总额达到1.4万亿元,其中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元素的文化贸易总额超过3700亿元,占比超过1/4。一批优质文化企业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动漫、游戏、潮玩、演艺等文化产品加速“出海”,有效助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文旅市场监管持续加强 重点打击“黄牛”、强迫购物等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王建华介绍,“十四五”以来,全国各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主动作为,加强执法检查,办理案件17.2万余件,执法效果不断显现。
文化市场方面,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施演出市场多部门、全链条综合监管,严格实行大型演出“实名购票、实名入场”,督导票务平台防范“黄牛”刷票。旅游市场方面,重点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不合理低价游、强迫购物等突出问题,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推动行政处罚、刑事处罚和失信惩戒有效衔接。
文化和旅游部会同相关部门,做好涉旅领域安全生产综合治理,在节假日、暑期、汛期等关键节点提前布置、统筹调度。从系安全带、穿救生衣等小切口入手,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多渠道开展及时精准出游提示,发布《旅游安全实务手册》,会同气象部门开展旅游团队气象预警。加强重点涉旅企业负责人安全专题培训,巩固行业安全生产能力。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 更多文化设施触手可及
王建华表示,当前,公共文化服务网点更密了,与群众距离更近了。文化和旅游部一方面推动传统文化设施的改造提升,进一步拓展服务的内容和功能;另一方面推动全国超过95%的县(市、区)建立文化馆、图书馆的总分馆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实效性。此外,推动各地创新拓展4万多个群众家门口的文化空间,受到普遍欢迎。
文化和旅游部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政策,鼓励开展延时错时服务,有效激发了群众的参与热情。2024年全国公共图书馆到馆人次比2019年增加4.4亿、增长49%。公共文化服务从政府单一供给向“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模式转变,把选择权更多交给群众,例如上海建立公共文化资源配送体系,2023年到2024年,向基层配送文艺演出等活动7.6万场,参与配送主体达到988家。
2024年,全国举办“村晚”达8.17万场,吸引2.62亿人次参与,群众活动更多了,文化氛围更浓了。如今,全国群众自发组织的文艺团体超过47万个,“可以说群众自己站C位、当主角,群众文化不再是‘看别人演’,而是真正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王建华说。
责任编辑:张亮

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开幕
9月28日,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在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开幕,这是杂技艺术节主体活动首次在“杂技之乡”吴桥县举办。
2025-09-29

2025乙巳年公祭孔子大典在山东曲阜举行
9月28日,2025乙巳年公祭孔子大典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
2025-09-29

文化新业态营收占全行业比重超40% “十四五”期间我国文旅产业迈上新台阶
“十四五”以来,文化产业规模更大、文旅市场监管力度更强、公共文化服务更便捷,文旅事业为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5-09-29

朱丽叶•比诺什携导演首作《亦吾亦舞》亮相中国电影资料馆
9月23日晚,《亦吾亦舞》放映及映后交流活动在北京中国电影资料馆小西天艺术影院成功举办。
2025-09-25

《归队》用英雄群像讴歌抗联精神
由国家广电总局重点指导,北京市广播电视局重点资助项目和“北京大视听”重点文艺项目、电视剧《归队》正式在央视八套收官。
2025-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