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级疾控局全部完成组建 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加快安装
本报北京12月29日电 (记者申少铁)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日前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疾控体系改革稳步推进。国家疾控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介绍,各省级疾控局全部完成组建,实现实体运行。国家和省级疾控中心加挂预防医学科学院牌子,强化科研支撑和技术保障能力。加快推动市级、县级疾控机构和监督机构整合,促进专业技术支撑与监督执法工作的有机衔接。目前,初步形成了上下联动、功能完备、全社会参与的良好疾控工作格局。
疾控能力进一步增强。在监测预警方面,在全国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部署安装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将有助于传染病监测预警模式从“被动报告”转向“主动监测与被动监测相结合”。在检验检测方面,指导推动各地积极开展疾控机构实验室标准化建设,目前有26个省份建有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在应急处置方面,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达到25支,建成3380支基层传染病应急小分队,实现市、县全覆盖,打通传染病专业应急队伍“最后一公里”。在监督执法方面,中央财政支持加强市、县级卫生监督机构执法装备和快检设备的配备;稳步推进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试点。
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遏制。国家疾控局传染病防控司司长雷正龙介绍,病毒性肝炎的人群感染水平持续下降,一般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下降到5.86%,较上次调查下降了近20%,提前实现了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提出的防控目标;甲肝、戊肝发病率处于低水平,现有丙肝病例数持续下降。艾滋病整体控制在低流行水平。艾滋病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基本阻断,母婴传播和注射吸毒传播降低到历史最低水平。艾滋病感染者治疗覆盖率和成功抑制率均超过95%。
免疫策略和接种服务持续优化。国家疾控局卫生与免疫规划司副司长李筱翠说,目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种类已达14种,可预防15种传染病,我国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
责任编辑:张亮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开幕
14日,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综合性赛事——“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正式开幕。
2025-08-15

中央气象台双预警齐发 台风“杨柳”带来大暴雨、特大暴雨
今年第11号台风“杨柳”的中心已于今天(8月14日)00时30分前后在福建省漳浦县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1级(30米/秒,强热带风暴级),中心最低气压为990百帕。
2025-08-14

2025上海书展开幕
8月13日,2025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拉开帷幕。本次书展首次设立上海展览中心、上海书城福州路店“双主场”,将持续至19日。
2025-08-14

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纯电动拖轮船队在天津投用
8月13日,由4艘纯电动港作拖轮组成的“绿色舰队”在中船天津码头鸣笛启航。
2025-08-14

首台全流程智能育种机器人亮相
8月11日,全球首台全流程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GEAIR)登上国际学术期刊《细胞》杂志。“吉儿”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和自动化研究所科研团队合作研制,能够精准识别花朵、伸出机械臂轻柔完成杂交授粉,代替工人完成全流程育种工作。
2025-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