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年度成绩单出炉 有哪些新变化?
银行理财是百姓打理“钱袋子”的重要渠道。2024年,银行理财市场有哪些新变化?对你我的投资理财有哪些影响?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日前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4年)》,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变化一:稳中有升 存续规模升至近30万亿元
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全国共有218家银行机构和31家理财公司有存续的理财产品,共存续产品4.03万只,较年初增加1.23%;存续规模29.9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1.75%。
透过数据可以看出,经过前几年的市场承压、规模下滑,银行理财市场的吸引力正在逐步回升,成为居民资产配置的重要选择。
投资者数量的增长也直观体现了这一点。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1.25亿个,较年初增长9.88%。其中,个人投资者数量较年初新增1097万个,机构投资者数量较年初新增29万个。
专家表示,在存款利率下行的背景下,银行理财产品凭借其较低的风险和相对稳定的收益获得了百姓青睐。理财公司推出的降低产品费率、延长交易时间等举措,也提高了理财产品的吸引力。
报告显示,2024年,理财产品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709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9%。2024年,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2.65%。
变化二:结构优化 净值型产品占比上升
自2018年资管新规实施以来,打破刚性兑付、实现净值化转型,成为银行理财业务最重要的发展趋势。
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9.50万亿元,占比为98.50%,较年初增加1.57个百分点。
从产品期限看,2024年,新发封闭式理财产品加权平均期限在284至392天之间,为市场提供了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截至2024年末,1年以上的封闭式产品存续规模占全部封闭式产品的比例为67.15%,较年初增加0.13个百分点。
专家表示,1年期以上封闭式产品有助于理财公司更好开展长期投资,为实体经济提供长期资金支持,也有助于为投资者创造长期收益。
变化三:更趋保守 中低风险产品占比超九成
透过报告可以看出,2024年,理财市场整体投资偏好更趋保守,中低风险产品占比上升。
从风险等级看,截至2024年末,风险等级为二级(中低)及以下的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28.66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为95.69%,较年初增加2.89个百分点;风险等级为四级(中高)及以上的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0.08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为0.27%。
截至2024年末,持有理财产品的个人投资者数量最多的是风险偏好为二级(稳健型)的投资者,占比33.83%。
这从存续产品结构也可以看出:固定收益类产品依然最受欢迎。
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为29.15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达97.33%,较年初增加0.99个百分点;混合类产品存续规模为0.73万亿元,占比为2.44%,较年初减少0.77个百分点;权益类产品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存续规模相对较小,分别为0.06万亿元和0.01万亿元。
变化四:转型发展 理财公司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虽然我们习惯称之为“银行理财”,但很多理财产品已经不是银行发行,而是由银行旗下的理财公司发行。
由独立法人机构开展资管业务是国际通行的做法。自2019年6月我国首家银行理财公司正式开业以来,理财业务告别银行主导模式,进入公司化运作新时期。截至2024年末,已设立的理财公司共32家。
报告显示,理财公司的市场份额在持续提升。截至2024年末,理财公司存续产品只数达2.43万只,存续规模26.31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7.09%,占全市场的比例达到87.85%。
专家表示,当前,银行理财的市场需求较为旺盛,理财公司要不断创新产品与服务,提高投研能力和专业水平,满足百姓多元化差异化的投资理财需求。(记者李延霞)
责任编辑:张亮
现代化高端产业集群在中国自贸试验区迅速发展
2025-04-24

中国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投资引擎动力增强
中国官方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3174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4.2%,比上年全年加快1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3%。
2025-04-17

社融增量超15万亿元!金融“活水”激发经济活力
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主要金融数据,首季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超15万亿元、新增贷款9.78万亿元、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7%……一个个数据展现着金融对实体经济保持稳固支持,也折射出实体经济需求持续回暖。
2025-04-14

增长1.3%,中国外贸首季平稳开局
2025-04-14

中国民政部:预计到2035年,银发经济占GDP比重将升至9%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中国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在出席年会时称,预计到2035年,银发经济占GDP比重将从6%上升到9%。
2025-03-24